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理想、道德、价值取向多样化。转型时期的大学生,视野更宽,信息量更大。他们勇于创新,讲求效率。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建立完善的高校德育体系。
高校德育体系,是指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全面要求,是由德育目标、内容、原则、途径、考评和实施所组成,以施教者、受教者、媒介和环境为结构特点的系统工程。高校德育体系结构,就是高校德育体系构成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和作用形式。分析结构,就是分析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高校教职工队伍与大学生群体是德育活动的两极,缺少哪一方都不可能构成德育体系。德育工作好与坏,与二者息息相关。首先,受教育者对施教者的身份地位、德育动机、个性品质、学识水平、行为举止,甚至外貌、服饰的看法与态度直接影响着德育实效。德育工作者必须先为受教育者所认同,他所进行的德育过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变化。德育工作者想在人格上影响学生,道德上引导学生,知识上丰富学生,首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就要求与大学生有共同语言。比如,同是德育报告,战斗英雄,著名专家和社会名人,其明显的效果源自其敬佩心理,权威性和知名度。相反,言者平平,内容泛泛,效果便可想而知。其次,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年龄、爱好、职业、经历等各方面相接近,也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邀请勇斗歹徒的青年英雄现场演讲,对大学生思想会有大的震动。
德育媒介,除了德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外,格言,箴言,会议,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等,也是极好的传播和接受方式。一首格言,一次会议,一张报纸,一本杂志,其内容与形式与受教育者的环境、阅历、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思想素质相吻合,则会较快出现德育效果,完成德育过程。因此,应当首先关注受教育者,研究受教育者,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而德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施教者居于主导地位,教育内容与接受水平存在差距。德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着力改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里,德育媒介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
德育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种形式。正面影响,指环境影响同施教者价值取向相一致,这无疑会对德育工作起促进作用。如50年代党中央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全国上下,大江南北到处充满着对“最可爱的人”的讴歌和颂扬,对美帝侵略行径的痛恨,极大地配合了自上而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空前的教育效果。而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同样是宣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如对徐虎事迹的宣传,如果受教育者所见所闻所感均是对徐虎精神的嘲讽和非议,同时,少数自私自利的人却能轻而易举挣大钱,而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人却一生清贫,这就难免使人对“助人为乐”精神产生迷惘和困惑。施教者和受教者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德育工作者、优秀大学生的高尚品德和人格,也净化着周围的环境。
高校德育体系结构是个发展变化的整体,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其可变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转化,一是不断发展。转化是指德育体系结构构成要素之间,构成要素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首先表现在施教者与受教者身上。德育环境中的价值导向、德育氛围和施教者、受教育者所表现的价值取向一致时,就会成为德育工作的有力支持,并作为实际的德育因素参与德育活动。
德育体系结构的发展是指德育体系结构的要素同其结构整体都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当德育体系结构要素发展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便构成了对原德育体系结构的冲击和超越,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原德育体系结构在其动态变化中,不断形成新的平衡关系,从而使德育体系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如大学一年级是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热情与不成熟相伴,盼望自立与依赖心理相随,这时德育工作应当在帮助其由中学向大学转变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重点培养其正确的观念和学习目的,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同学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人生观逐步树立,政治思想上已经比较成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能力。特别是毕业班,处在由学校向社会的转折阶段,关心个人前途,就业压力很大。因此,德育工作的重点除了系统的理论教育外,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毕业前教育,对青年进行知识分子成长道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